On shortification of “learning”
# 談「學習」的簡化 by Andrej Karpathy
在 YouTube/TikTok 等地方滿天飛的影片,看似教育性質,細看下卻不過是娛樂罷了。這對所有人來說都相當方便:觀眾自覺在學習(實際上只是在消遣)。製作這些內容的人也樂此不疲,因為娛樂能吸引更大的觀眾群、帶來名聲和收益。但就學習而論,這其實是個坑。這些內容跟看《單身女子》沒兩樣。就像嗑那些“花園蔬菜條”,看似健康直到你仔細一看成份。
學習原本不該只為樂趣,也不是說學習非得枯燥無味,但主旨應該是付出努力,它應該遠離那種數位媒體創作者的『10分鐘全身運動』,更像是健身房裡認真的訓練,要的應該是心智上的流汗,不是說那種快餐式的學習沒效,只是如果你真心渴望學習,這種方法遠非最佳。
我覺得最好在一開始就明確表明你的意向,把它當作你心中的一個清楚的開關。如果你在消費內容:你是想尋找樂趣還是想學點東西?如果你在創作內容:你的目的是娛樂還是教學?每種情況你的選擇都會不同。試著找那種介於兩者之間的東西,實際上等於一場空。
因此,對那些真心想學的人來說。除非你只想學些非常專門和具體的知識,否則就別浪費時間在那些快餐式的內容上了。關掉那些『10分鐘學會XYZ』的標籤頁。想想你浪費在快餐上的那些時間,不如去尋找一頓正餐 – 教科書、文件、論文、手冊、長篇文章。預留出四個小時的學習時間,不僅是讀,還要做筆記、復讀、轉述、思考、實踐、學習。對於那些真的想教育人的創作者,請考慮制作一些長篇內容,讓人真的能在其中「流汗」,特別是在今天這個重量勝過質量的時代。
給予真正的鍛煉,這也是我自己在教育工作中所追求的目標,我的觀眾可能會減少,留下來的人可能也不全喜歡這種方式,但至少我們會學到東西。
Cdixon:Doing old things better vs doing brand new things
新科技帶來的兩種主要影響:
- 第一個影響是讓我們能夠更快、更省、更輕鬆、更高品質地做我們原本就能做的事情。
- 接下來是開啟了過去我們根本無法做到的全新事物。
一開始,當新技術出現時,大家往往會對第一類影響更為關注,畢竟,這些改善是立即可見且容易理解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第二類影響,也就是創造先前不可能的事物卻往往對世界產生更深遠的影響。新技術往往被用來以更好的方式做舊事,因為人們更容易想像和構建這樣的應用。例如,早期的電影就像是有了更好發行模式的戲劇,早期的電網比煤氣和蠟燭提供了更好的照明方式。這些都是利用新技術改善既有事物的例子。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開始意識到這些新技術不僅能夠改善舊有的事物,它們還能創造出全新的應用和服務,這些是在舊技術體系下根本無法想像的。這種轉變在電影製作中體現為從模仿戲劇轉向發展獨特的視覺語言;在電力應用上,從單純的照明服務轉變為支撐豐富家電生態系統的「電力應用商店」;在網際網路的發展中,從數字化傳統事物(如書信寫作和郵購商務)轉向探索網際網路原生的創新概念,如社交網絡、群眾募資、加密貨幣、群眾外包知識庫等。
當人們評估新技術時,常見一個錯誤:過分關注於「Doing old things 但做得更好」這件事。這種關注往往忽略了新技術真正激動人心的潛力。就像 blockchain 技術,大家一開始可能會被其在全球支付方面更快、更便宜的應用可能所吸引,這當然重要,但只是冰山一角。更令人興奮的是,Blockchain 能夠實現之前無法創造的新應用,如一個賦能給一般用戶而非企業的新網路基礎建設。
新科技所帶來真正的創新往往來自於創業者們對於其基礎技術深入洞察後所創造出的全新應用與場景
儘管這些創新產品在初期可能看起來不夠成熟,甚至被視為玩具般的存在,但隨著時間的推進,這些產品會不斷改善,最終被世界所接受。
我們正身處一個非常有趣的時代,Blockchain、VR 以及人工智慧交織在一起正在為人類文明構築一個全新的運算平台。
去年旱地拔蔥出現在世人眼前的 OpenAI 讓 AI 再一次激發起人類那無上限的想像力,接著我們迎來的就是猛爆發展的 Generative AI 狂潮不斷的卷著人類的創造力,隨著 Twitter 上以秒級為單位的新論文與新模型的湧現,去年上半年多位技術大神每天孜孜不倦的在臉書上分享著自己對新論文的摘要與解析,但隨著時間經過感受得到大家漸漸的從興奮轉變成無力(?)我想沒有人可以預料得到 2023年生成式AI的發展會快得如此誇張,上週我在 Twitter 上看到有人統計現在平均每週就有 200+ 來自 Google、Meta、Nivdia 以及中國網際網路公司所發佈的新模型(不論是閉源還是開源),更不用講每天來自四面八方那連引言都讀不完的論文。
基本上我們可以有很高的概率確認人類文明正處於一個巨大變革的前夕,但現在身邊看到諸多關於 Generative AI 以及 Large Language Model 似乎大都座落到了Cdixon 文章中所陳述的 Doing old things better 這一項,說真的就算是這樣,看到網路上那些執行力極強的開發者所創造出各項強化既存任務的應用都已經足夠讓人看得瞠目結舌了,但對於斷層式創新的期待依舊是讓人每天都孜孜不倦的卷動著 Twitter 以及 Facebook 這些社交媒體進行更強刺激力度 Dopamine 的追尋。
生成式 AI 將會把既有的所有應用重新做一次!
這是過去一年經常在社交網路上會看到的一種論述,在本質上就是對 Doing old things better 這件事的一個群眾實踐,一樣再說一次儘管如此,新應用的爆發仍是足夠讓人感受到新時代的不同,但這依舊讓我很難清楚的回答來自朋友們如下圖所示的簡單問題:
延續著 Cdixon 所拋出的思考練習,我將嘗試練習如何將每天吸收到的新 papers、models 以及 projects 在思路上做更清晰的分類,相信透過這樣的練習,我將能冶煉出更通透的視野用在我的寫作跟產品開發上。
Inevitability in technology
政治家的任務是聽見上帝在歷史中行進的腳步聲,並試圖在他經過時抓住他的外衣。
鐵血宰相 Bismarck
技術的發展似乎帶有一種內在的必然性,這種必然性來自於人類不斷追求知識和改善生活條件的本能。然而,這條發展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它也受到偶然事件的影響,以及那些能夠抓住機遇、引領方向的領導者的影響。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許多關鍵技術的突破和應用,往往發生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這裡面既有運氣的成分,也有領導者洞察時代潮流、勇於採取行動的果斷。
例如,如果沒有 Steven Jobs 對於個人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的遠見,現代通訊可能會有很不同的面貌。此外,反事實歷史的觀點讓我們思考,如果某些關鍵事件發生了微小的改變,歷史可能會有怎樣截然不同的走向。這不僅僅是一種「應該做」或「可能做」的空想,而是讓我們深入思考歷史發展中的偶然性與必然性,以及個人行動和選擇對於歷史大潮的影響。
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在滑鐵盧之戰(Waterloo)的例子,是反事實歷史探討中一個非常好的案例。這場戰役的結果非常接近,拿破崙只需要在前幾天做出幾個不同的決定,就完全有可能獲勝。他的失敗並非不可避免。如果拿破崙真的勝利了,後果會怎樣?他是否能夠達成和解,並讓波拿巴家族在法國王位上穩坐一世紀,還是在這之後,在歐陸依舊會持續迭代的組織起第X次反法同盟然後在之後數年內徹底的將拿破崙的帝國擊潰?當然!後者的可能性是更大。
如果鄂圖曼土耳其人在 1453 年沒有攻陷君士坦丁堡,他們也會在 1453+1~2 年內攻陷它。另一方面,假設列寧在 1900 年代早期的一場銀行搶劫中死去,俄羅斯接下來的發展軌跡可能就會截然不同。當時俄羅斯或許會陷入混亂和革命,但「布爾什維克主義」可能就會逐漸的泡沫化到無足輕重,而俄羅斯可能會走上一條比較不那麼血腥的道路。
上述的例子顯示,歷史的發展充滿了偶然性和選擇的影響。個別人物的決定和行動,以及他們在關鍵時刻所做的選擇,可以對歷史的走向產生深遠的影響。這不僅僅是關於個人英雄主義,更是關於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個人如何與更廣泛的社會、政治力量互動,並在這個過程中塑造歷史。因此,歷史不僅僅是由不可避免的趨勢和模式構成,更是由一連串個體決策和行為交織而成的複雜網絡。
許多看似決定性的時刻其實只是許多基本情勢在暗處所積累起能量的爆發
這些在冥冥之中暗自運作中的力量是如此強大,即使偶然在某個時刻失敗,他們在另一天也會贏得勝利。但在其他情況下,局勢足夠平衡,當天不同的運氣完全可以改變一切。
在科技的領域中,如 #摩爾定律、#網絡效應、#規模經濟、#價值向上遷移(migration of value up the stack) 以及近期的 #黃氏定律 等,都是驅動產業前進的一種有強而有勁的決定性力量,但不可否認的是運氣和偶然的神威是那樣的強大。優秀的才華和執行力、偉大的想法都是成功的一部分,但有時候,你需要的或許是必須剛好處於正確的地點和正確的時間。
Facebook 當年成功收購 #WhatsApp 和 #Instagram 並非不可避免,如果當時是 Google 而非 Facebook 買下了WhatsApp,如果Twitter 成功收購了Instagram,現在社交媒體的格局將會大不相同,Facebook 在移動社交領域的主導地位也會受到挑戰,在快速變化的科技領域,策略選擇和時機把握對於公司命運的關鍵性影響。
再看中國網際網路的情況,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的主導地位常被解釋為市場封閉和文化差異的結果,但這也許只是一種可能性。如果 AOL 和 #雅虎 沒有錯過十年的發展,其他市場可能也會出現類似 BAT 的大型綜合入口/平台。
RIM 與 Nokia 最終被 #iPhone 這類智慧型手機所擊敗的故事已經耳熟能詳了(雖然現在 Nokia 看起來依舊過得不錯),這不僅僅是因為幾位高層主管看不懂 iPhone,而是因為他們在五年或更早之前就已經承諾了生態系一個軟體和組件模型,這使得他們在某種更巨大的結構上無法及時與 iPhone(或其 Android)匹敵。
換句話說,問題有時候不在於「如果他們那天做了不同的決定會怎樣?」而是「如果他們幾年前就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公司會怎樣?」也許,就像1815年的拿破崙一樣,不論 2007年 Nokia 和 RIM 做出什麼決策去反制,他們都已經註定了失敗。
身為一位創業者,你可能能夠憑借正確的決定因素和遠見預見到某個你所關注的領域 90%的發展,但你會將一家剛剛推出音樂播放器的前電腦公司放在最頂端嗎?據說 Steven Jobs 回到 Apple 時表示,他的計劃是活下來並抓住下一件大事:傾聽那些腳步聲。
他嘗試了影片和其他幾件事情,最終他成功了。但他也可能沒有成功。
運氣、技巧、才華,以及對時代腳步聲的敏銳聆聽,都是實現轉變和創新的關鍵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