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 筆記:Ubuntu 的 Memory管理


檢視記憶體使用概況:free -m

透過 free -m 指令我們可以在 CLI列出詳細的的系統記憶體使用資訊,以下讓我們一步步詳細解析這個輸出:

ubuntu@ip-xxx-xxx-xxx-xxx:~$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7930        1562        1572         134        4795        5802
Swap:              0           0           0

首先,-m 參數表示結果以 MB(百萬位元組)為單位顯示。這讓數據更容易理解,因為大多數現代系統的記憶體容量都在 GB 級別。輸出分為兩行:Mem(實體記憶體)和 Swap(交換空間)。

Mem 行顯示了實體記憶體的使用情況。總計(total)7930 MB,約等於 8 GB,這是系統的總實體記憶體容量。已使用(used)的記憶體為 1562 MB,這包括了正在運行的 Process、服務和系統核心所佔用的空間。空閒(free)記憶體為 1572 MB,這是完全未被使用的記憶體。

共享(shared)記憶體顯示為 134 MB,這部分通常被多個 Process共同使用,如共享函式庫。緩衝/快取(buff/cache)佔用了相當大的部分,達 4795 MB。這不是浪費,而是 Linux 系統優化性能的重要機制,用於加速檔案讀寫和系統響應。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可用(available)記憶體,顯示為 5802 MB。這個數值比空閒(free)記憶體大得多,因為它包括了可以被迅速釋放的緩衝和快取記憶體。這意味著,雖然看起來已用記憶體較多,但系統實際上有充足的記憶體可供新的應用程序使用。

Swap 行全部顯示為 0,這表明系統沒有配置交換空間。在某些情況下,特別是當實體記憶體不足時,缺少交換空間可能會影響系統的穩定性。不過,考慮到系統有充足的可用記憶體,目前可能並不需要交換空間。

這個輸出顯示系統的記憶體使用狀況良好。大部分記憶體被智能地用於緩衝和快取,提升了系統性能,同時仍保留了充足的可用記憶體來滿足新的需求。這種記憶體使用模式是典型的 Linux 系統特徵,體現了其高效的記憶體管理機制。

buff/cache 的用途?

緩衝區(buffer)主要用於管理寫入操作。當應用程式要寫入資料到硬碟時,系統首先將這些資料存儲在緩衝區中。這樣做有幾個好處:首先,它可以將多個小的寫入操作合併成較大的批次,減少對硬碟的實際寫入次數,從而提高效率。其次,如果同一區塊的資料被多次修改,只需要進行一次實際的磁碟寫入,大大減少了 I/O 操作。最後,在系統突然斷電的情況下,緩衝區可以幫助保護資料完整性,因為許多現代檔案系統會定期將緩衝區的內容同步到磁碟。

快取(cache)則主要處理讀取操作。它存儲了最近訪問過的檔案資料。當系統需要讀取檔案時,它首先檢查這些資料是否已經在快取中。如果是,就可以直接從記憶體中讀取,而無需訪問較慢的硬碟。這大大提高了檔案存取速度,特別是對於頻繁訪問的檔案。快取還會預讀取可能即將被訪問的資料,進一步提升系統回應速度。對於資料庫系統或需要大量檔案 I/O 的應用來說,快取的作用尤其明顯。

buff/cache 的另一個重要特性是其動態性。Linux 內核會根據系統負載和記憶體壓力動態調整 buff/cache 的大小。當系統記憶體充足時,可能會分配較大的空間給 buff/cache,以最大化性能提升。但當應用程式需要更多記憶體時,系統可以迅速釋放部分 buff/cache 空間。這就是為什麼在 free 命令輸出中,「可用」(available)記憶體通常比「空閒」(free)記憶體大得多的原因。

此外,buff/cache 還有助於平衡系統資源利用。在記憶體未被充分利用時,將其用於 buff/cache 可以提高整體系統效能,而不會對運行中的程式造成負面影響。這種機制使得 Linux 可以高效地利用系統中的每一寸記憶體,在性能和資源利用之間取得平衡。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buff/cache 的使用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長硬碟壽命。通過減少直接的磁碟訪問次數,特別是寫入操作,可以減少硬碟的磨損。對於使用 SSD 的系統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 SSD 的寫入次數是有限的。

有場景需要手動進行 buff/cache 的釋放嗎?

一般情況下,手動釋放 buff/cache 是不必要的,因為 Linux 系統的記憶體管理機制非常先進和高效。當然,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手動釋放可能會有一些用處。

首先,我們要理解 Linux 系統的自動管理機制。Linux 核心設計得相當聰明,能夠根據系統需求自動調整 buff/cache 的使用。當系統需要更多記憶體來運行應用程式時,Core 會自動釋放部分 buff/cache 空間。這個過程是即時且高效的,通常不需要使用者干預。因此,在大多數日常使用和一般伺服器運作中,手動釋放 buff/cache 是不必要的。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手動釋放 buff/cache 可能會有一些好處。例如,當你要執行一個需要大量記憶體的任務時,預先釋放 buff/cache 可以確保有足夠的空間。又或者,在進行系統基準測試(benchmark)時,為了確保測試環境的一致性和可重複性,你可能會想要清空 buff/cache。此外,在排查某些系統問題,特別是與記憶體相關的問題時,手動釋放 buff/cache 可能有助於隔離問題。

如果你決定手動釋放 buff/cache,可以使用以下步驟:首先,運行 sync 命令來確保所有快取數據都已寫入磁碟。然後,你可以使用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命令(需要 root 權限)來清除 PageCache、dentries 和 inodes。但要注意,這個操作可能會暫時降低系統性能,因為系統需要重新建立這些快取。

值得一提的是,頻繁手動釋放 buff/cache 可能會適得其反。這樣做可能會導致系統性能下降,因為系統需要重新從磁碟讀取數據來填充快取。此外,過度干預系統的自然行為可能會影響正常的性能優化過程。

作為替代方案,你可以考慮調整一些系統參數來影響 buff/cache 的行為。例如,調整 vm.vfs_cache_pressure 參數可以改變系統回收用於 inode 和 dentry 快取的記憶體的傾向。另外,vm.swappiness 參數可以調整系統使用交換空間的傾向,間接影響 buff/cache 的使用。

最後,如果你發現系統經常需要手動干預來釋放記憶體,這可能是更深層問題的徵兆。可能存在記憶體洩漏,或者系統配置不當。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如 htopglancesnmon 等工具來監控系統資源使用情況,並進行更深入的系統分析和調優會更有幫助。

老猴的建議:雖然手動釋放 buff/cache 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可能有用,但在日常使用中,最好讓 Linux 的自動管理機制來處理這個問題。理解和信任系統的設計,同時在必要時謹慎地進行干預,才是維護高效能 Linux 系統的最佳方式。

如果我就是要 release buff/cache 呢?

在 Ubuntu 上釋放 buff/cache 的正確步驟如下:

首先,確保你有 root 權限或可以使用 sudo,然後在執行清除操作之前,先使用 sync 命令確保所有待寫入的數據都已經寫入硬碟:

sudo sync

接下來,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來釋放 buff/cache

sudo sh -c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這個命令中的數字 3 表示清除 PageCache、dentries 和 inodes。你也可以使用:

  • echo 1 只清除 PageCache
  • echo 2 清除 dentries 和 inodes
  • 執行完畢後,你可以再次運行 free -m 來查看記憶體使用情況的變化。

請注意以下幾點:

  • 這個操作是暫時的。系統會很快重新填充快取以優化性能。
  • 頻繁執行這個操作可能會影響系統性能,因為系統需要重新從磁碟讀取數據。
  • 在大多數情況下,讓 Linux 自動管理 buff/cache 是更好的選擇。
  • 如果你經常感覺需要手動清除快取,可能需要檢查系統設置或應用程序是否存在問題。
  • 在執行這個操作之前,確保你了解其潛在影響,特別是在生產環境中。
  • 如果你只是想查看釋放 buff/cache 後的可用記憶體,可以使用 free -m 命令中的 available 列,它已經考慮了可以被釋放的 buff/cache

總之,雖然可以手動釋放 buff/cache,但除非有特殊需求或者在實驗機環境上,否則我通常不建議這麼做。

老猴說:Ubuntu 和其他 Linux 系統的記憶體管理已經非常高效,能夠自動平衡系統資源的使用,就別瞎折騰了。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